close

老茶是藥”,常常被掛在嘴邊也時時在耳邊繚繞迴響。一般人誤解,認為沒有經過西藥的實驗流程,以為這是一句空談,是一個噱頭,甚至是違反法令的。
其實“老茶是藥”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,因為茶葉於烘焙後,與空氣中的氧、微生物、有益菌和茶葉中的多酚物質和有機酸物質交互作用,經過長期間的陳化代謝,使得茶葉屬性改變,可以提升身體器官的機能,增加原來服用藥物的作用。所以“老茶是藥”就個人的了解,它似乎有藥引的作用。依照茶葉中的多酚物質和有機酸,本來就有抗氧化作用,對身體是有益處的。

台灣環境潮濕多雨,所以保存茶葉不易,稍有不慎即會發霉。另外,依個人經驗,而具備有藥引效果的老茶,需要四十年以上的陳化期保存不易。台灣製作的青茶都有經過發酵過程,只是輕重不同而已,而且製程中有殺菁,對於“六碳糖”的代謝都有作用,這個製程是“先發酵,後陳化(代謝)”,完全不同於普洱茶的後發酵。所以我們要找尋的是“真正的台灣老茶”,特別是“烏龍種”的台灣老茶。目前台灣老茶並沒有認定的機構或方式,僅能憑個人經驗和所知領域與讀者分享,我們可以從外觀、嗅覺、口感和科學各方面做初步的判斷,這也是認識台灣老茶的第一步。

就外觀上而言,球狀茶葉出現在1982〜1983年左右,所以在這之前只有條狀或半球狀,另外當時茶葉除了葉子之外,還有茶梗。茶葉的顏色,因為原來青茶的顏色深淺不一,所以老茶茶葉的顏色也會不一致。茶湯顏色若是褐色較深而透光的就是烘焙過的,若是褐色帶點紅是未再烘焙過的茶葉。
對嗅覺上而言:台灣老茶的茶多酚和有機酸因為陳化的關係,會有一股深深的酶酸味,聞起來很舒服,初次接觸的人,甚至會有醒腦的作用,這個味道不同於老普洱茶餅的陳味。但是要注意,若是年代久遠,梅酸味會逐漸淡掉。最可惜的是,陳化期已長久,一點梅酸味也沒有,恐怕是不斷烘焙的老茶,他對我們身體的助益就少之又少。

_MG_6307.JPG

 

在口感上:台灣老茶的梅酸味也會表現在口腔內,韻底很深,還會穿梭於舌根和胃部之間。入口後身上慢慢感受一股熱流在身體上流竄,有人說這就是“茶氣”,這股茶氣通常會停留在身上不舒服的位置,這個位置感受會特別熱。

_MG_6317.JPG


科學上而言:茶葉經過長時間陳化,顏色慢慢呈現褐色或深褐色,但顏色不會一致。如果是球形茶葉會慢慢鬆開,不會很緊實。而且陳化期間長的茶葉,PH值都在“5”以下,當然茶葉也不會有近代的農藥,如果有就不是老茶了。

_MG_6309.JPG
老茶的功能在於“潤”,對於身體健康是有益的,但陳化期間如果不夠長,是達不到這個效果的,所以在挑選台灣老茶,除了上述一些辨識方法外,還要考慮陳化期的長短。此外挑選到品質不好的老茶,或是再三烘焙的毛茶,或是快速老茶(一再重複烘焙),這些都不是我們要的老茶。現在市面上太多的發霉老茶,太多的快速老茶,也讓一些愛好老茶或對老茶有興趣的茶友望而卻步,這種混淆視聽的做法,常常阻礙老茶的發展。希望愛好老茶的人士,能夠多分享一些經驗法則。

 

IMG_7682.JPG

(上面有白點的發霉台灣老茶)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莊達人 的頭像
    莊達人

    莊達人的部落格

    莊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